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29章  战鼓急!弄错了吗?

“苏州府虽兵力不多,但应天府有二十万京畿大军。”

“即便去掉老弱病残和必须留守京师的军队,亦可调拔出五万大军。”

蓝玉获得消息之后,立即命人拿来地图,分析战势。

他是经久沙场的大将,眼光不会太差。

朱允熞在这方面完全没有任何经验,只好虚心向他求教。

“以五万精锐,对阵倭寇、张士诚旧部、以及私盐贩子等乌合之众拉出来的数万人马,要获胜非常容易。”

“只是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要抽调五万精锐,赶到苏州,至少也得十日时间。”

朱允熞微微皱眉。

他也很清楚,行军打仗可不是拉着人马过去游行,喊声出发立即就可以走。

对小规模部队,这样还行。

后勤补给可以在中途解决,也没有太复杂的编制和协调问题。

但大规模的军队调动,是非常复杂的。

各部队之间如何协调,粮草以及各类军需供应如何保证,行军路线的规划,甚至在哪里安营扎寨……等等。

若没有做好周密的计划,军队数量又多,番号也乱,就很容易变成一团糟。

苏州距离应天府约四百余里,这个距离,不算太远。

但大军出动,实际上一天走不了太远。

“倭寇来去如风,苏州府虽有七卫人马,未必能敌,要驰援苏州,只有先派出一支少而精的先锋军,以最快的速度,赶赴苏州,协助守城。”

“只要苏州能坚持十日,大军一到,便是倭寇和那群反贼的末日。”

“阳山猎场附近,就有一支精锐兵马,约有三千人数。”

“因为驻守猎场的缘故,准备最为充分,随时可以出动。”

“可立即下令,着即刻整军出发,星夜兼程,赶赴苏州驰援。”

“除此之外,还可抽调……”

……

蓝玉如数家珍,指出金陵城附近一处处卫所的兵马情况,每一个卫所大致能抽调出来的士兵数量,很快便抽出了五万兵马。

朱允熞对此毫不了解,只是静静听着,任由他布置。

方案制定好了之后,蓝玉又道:“太孙殿下若是信得过下官,下官愿统率阳山的三千先锋兵马,骤夜兼程,赶往苏州,必定将苏州牢牢守住。”

朱允熞稍稍沉默了片刻。

这是最好的办法了。

抛开蓝玉本身领兵打仗的本事不说,就凭他的赫赫威名,他亲自赶往苏州,就能立即稳定住苏州的民心。

在眼下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这一点。

最怕的事情,就是老百姓乃至官员听到倭寇来了,一个个都吓破了胆,丧失了抵抗的意志,便争先恐后出逃的。

有明一代,这样的事情,发生了无数次。

尤其是到了后期武备松驰的时候。

嘉靖年间,发生过一百余倭寇从海上登陆,一路烧杀抢掠,从浙江打到安徽,一直到金陵城下的事情。

当时金陵城虽然不是首都,但仍然还是大明两京十三省中的两京之一,国家重地。

而倭寇到金陵城下的时候,已经只剩下五六十人,金陵城内驻军数万人,却被五六十名倭寇吓得连忙关闭所有城门,不敢出城应战。

五六十名倭寇,就在金陵城数万大军的眼皮子底下,在城外耀武扬威,烧杀抢掠一番,扬长而去。

随后大明连忙调精锐大军围追堵杀,前前后后被倭寇杀戮了数千人,才将这股倭寇全部歼灭。

这件事后来的士大夫视为大明之奇耻。

纵观历史,被一支百余人的流寇,深入腹地,大肆杀戮,也确实是非常离谱的事情。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并不是倭寇的战力就真的逆天,而是大明的军队,军无战心,倭寇还没有来,就自己先乱了,先逃了。

很多地方,倭寇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兵不血刃就占领了。

吓破了胆的逃兵和流民,根本不敢反抗倭寇,几乎是任其杀戮。

当然。

眼下大明初定,军队的战力还是很强,不至于像后期那么拉垮。

但松江府被占,倭寇势大,必定谣言四起,军心民心不稳。

算起来,自从平定张士诚之后,苏州已有二十六年未经战乱。

大明是军户制,驻防的军队,仍然是原来的兵马。

但二十六年,已然换代。

曾经的兵卒都已经老了,新成长起来的一代,都还没有上过战场。

他们虽是世袭的军户,战力实际上是堪忧的。

松江府能这么轻易被攻占,也可以看出这方面的问题。

如若不然,松江府不会失守。

这是军户制的天然不足。

如果是驻守北部边境的军户,新成长起来的二代子弟、三代子弟源源不断的上战场打仗,得到充分的锻炼,战力自然能一直保持。


页面连接:http://www.amiruby.com/novel_0_pkydke/t3k8pyee.html

笔趣阁5200 番茄小说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镇魂小说网武侠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