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而周穆王后面长期西巡,乐而忘归,继而引发徐偃王叛乱,此时的造父临危受命,载着周穆王疾驰狂飙,一日千里,长驱归周,帮助周穆王打破徐国军队,因造父协助天子千里救周,立下大功,便被赏赐了赵城。

自此。

秦人重新拥有了氏。

赵!

也终于有了一块适宜的立锥之地。

不过赵城并不大,并不能养活所有秦人,因而除了造父一脉的大宗,其余的小宗,都不得不离开赵城,另寻生存之地,所以大部分秦人此后还是过着半游牧半定居的生活,居不定所。

周孝王时期,秦人迎来了第二次转机。

随着周王室衰弱,戎狄不断出兵劫掠,周孝王决定重整武备,而跟游牧杂居数百年的秦人,中有一人落到了周孝王眼中,秦非子,不过周孝王看重的是秦非子的养马技术。

在为周孝王孝力几十年后。

周孝王念其功绩,赏赐了一块不足百里的土地给(赵)非子。

非子在周天子的允诺下,修建了名为秦亭的城邑。

“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

“故有土,赐姓嬴。”

“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

“朕其分土为附庸。”

胡亥念着周孝王的话,神色颇为感慨道:“当秦非子先祖率领秦人,在秦亭点燃烛火,祭祀祖先时,秦人从周成王开始,已在荒凉的西陲居无定所,孤苦飘零了快两百余年,而也正是从秦非子先祖开始,我大秦终于正式恢复了舜帝所赐嬴姓和祖先的祭祀。”

嵇恒神色唏嘘。

秦人还真是够顽强的。

硬生生扛了两百多年,这个忍受的非凡耐力,属实的太过惊人。

而当秦非子一脉获封秦亭时。

这一脉。

按理不当再称赵氏。

过去造父一脉为大宗,秦非子一脉为小宗。

而在秦非子获得赏赐后。

秦非子一脉,继承了嬴姓跟祭祀。

他这一脉,直接从赵氏小宗,变成了嬴姓大宗。

因而后续追溯祖先,赵氏只能追溯到恶来的弟弟季胜,而嬴姓这一脉可直接追溯到恶来,秦人这一脉眼下是真正的大宗,也是真正继承了嬴姓祭祀的一脉。

而这从刘秀跟刘备的自称也可见一些端倪,刘秀可以自称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汉景帝之后,而刘备必须先称自己为中山靖王之后,其后才能称自己为孝景帝玄孙,必须先从‘别子’算起。

皇帝所有子嗣中,除了继位的儿子,都为别子。

因而刘备除非重建了汉室,不然都只能先追溯最后一次分家时的祖先。

上古时代,男子称氏,女子称姓。

氏是用来辨别族群,而姓用来区别血缘。

氏往往是由封地、官职而来,故还包含着社会、政治的意义。

周礼更是严格规定同姓不婚。

正常而言,秦非子获封秦亭,当以秦为氏,只不过秦氏被其他族群抢先占去,因而秦非子一脉仍以赵为氏,嬴为姓。

等到始皇一统天下,下令不再区分姓氏。

姓氏之分才开始被淡化。

胡亥说到‘赵’非子获封秦亭便没有再说。

后续的事他还未读到。

而且今日已经讲的足够多了。

他对自己的表现还是十分满意的。

这大半月,他可并未闲着,被赵高一直逼着看书,而今见到嵇恒跟大兄都哑口无言,心中更是生出一股畅快之意。

良久。

扶苏才轻叹道:“今日听闻幼弟讲说,我才知晓我大秦立足之艰难,大秦先祖更是几次沉浮,在黑暗中摸索了两百余年,这才堪堪重新在天下站稳脚跟。”

“创业之艰,实属不易。”

“我等当以此为勉励,不负先祖创业之苦。”

嵇恒淡淡道:“福兮祸兮,祸兮福兮,大秦族群的确长期陷入无尽黑夜中,却也因此锤炼出了忍受苦难的非凡耐力。”

“秦人因周而衰。”

“也因周衰而兴。”

“或许冥冥间自有一番道理。”

“我对大秦过往的历史并不了解,但从胡亥口中,也大概知晓了一些,秦非子之前,嬴姓实则已被断姓了两百余年,因而秦非子之前的嬴姓史料,大多都是口口相传,并不能真的当真。”

“因而秦史真正可查的,实则是从秦非子开始。”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书中得到了的信息终究太过浅显,若你们当真想了解秦史,不当只是闭门造车,而当重走一下大秦的开国路,从秦亭出发,去实地听一听秦人对过往的看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你们或许可去走走。”

这点剧情有点.

基本就是史记,清华简,这些东西杂糅的。

后续剧情:走开国路。

(本章完)


页面连接:http://www.amiruby.com/novel_0_bby8e/tdy8kyt8_2.html

笔趣阁5200 番茄小说

上一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废文网麒麟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