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春宵日短。

三天的时间转瞬即逝。

太阳还未爬上东方远山,四周的鸡鸣声也尚未消散,城中就再度热闹起来。

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互相嘀咕着,争相诉说着自己听来的消息,对今日城中将张贴的告示充满了好奇。

不过相对大政,他们更好奇的是,官府对相关匠人、刑徒等的录取标准,若是自己能满足标准,或许可进入其中,给家里多挣点口粮。

虽做不了满月,但多少也是钱粮。

这相当于是白送的。

与此同时。

咸阳殿外百官肃立。

参与朝会者众,除了正常的三公九卿,还多了不少跟经济相关的大臣,譬如大田令、太仓令、少内令、工师、工室丞等。

所有人都能察觉到这次朝会的不同。

不过众人最终目光都不约而同的看向了扶苏。

扶苏面色如常。

带着高高的远游冠,目不斜视的站在前列。

他自是感受得到四周目光看向自己,不过他并不在意,有些事是不能退的,而且事关这件事的收场,他又岂能退缩?

只是十个主管经济的主官,只觉有些头皮发麻。

站在原地却是手足无措。

以往他们虽也会列朝,大多就是走个过场,基本一言不发,但这次长公子弄得事太大了,牵涉很多官署,尤其是《商律》《工律》的颁布,更是牵连甚广,他们就算不想开口,到时也只能逼着开口。

只谈及《商律》《工律》尚好,若是问道对廷尉府、少府的看法,他们却是不知该怎么应对。

低头看着廷尉府的众官员,又看了看面沉如水的少府官员,这十几人对视一眼,心中暗暗叫苦。

这算什么事啊?

他们这完全是‘无妄之灾’。

清晨卯时。

今日的朝会准时开始。

百官陆陆续续的进到空旷大殿。

按次入席。

随着嬴政到场,全殿肃然一静。

嬴政漠然的扫向下方百官,开宗明义道:“这次朝会只商议一事,扶苏三日前给朕上书,要求严肃处理怀县沉船事件,尤其是处理过于亵职的官署,对于扶苏的建议,各官署但有话说,务必议出切实可行之策。”

“诸卿可畅所欲言了。”

殿中一时肃静,面面相觑无人说话。

杜赫等人面色阴沉,却是没想到扶苏会这么狠辣,直接将事情捅到始皇这,显然是定要对各官署定罪了。

他们其实早前就已得知了消息,只是真的听到始皇说出,还是不禁有些慌神,杜赫微阖着眼,神色阴鹫的看了扶苏一眼,再也不敢小觑这位长公子,以前总觉得扶苏文文弱弱,但现在恐无人敢这般认为了。

扶苏看似面色温和,实则心藏虎狼。

蒙毅面色如常。

他早已被知会了,也做好了心理准备。

过得片刻,国正监官员吭哧开口:“禀陛下,臣认为长公子之见不无道理,这次沉船事件危害过甚,若非长公子早早做出决断,后果恐不堪设想,正如长公子早前所言,商贾之所以敢这般肆无忌惮,便是法无禁止即可为。”

“法出现了问题,自会滋生大多犯罪。”

“而廷尉府执掌法条,对于如此危害之事,却毫无防范,此等失职亵职已过于严重了,臣认同长公子严惩之见。”

“臣附议。”

“臣附议。”

“.”

随着国正监官员开口,立即有官员跟着符合。

其中多为秦地出身官吏。

召平看了看杜赫,犹豫一下,起身出列道:“启禀陛下,臣认为廷尉府的确有过,但罪不至整个廷尉府,廷尉府司职天下律令法条,难免不能面面俱到,加之朝廷推行的‘官山海’时日尚短,廷尉府有所失察在所难免。”

“尤其盐官铁官更是接手相关政事不久,难免出现疏忽,就因为商贾的突然暴动,就对各大官署进行惩治,这恐是中了商贾之计,臣认为廷尉府,以及相关官署当罚,但罪不至此。”

“请陛下明鉴。”

令狐范跟着道:“启禀陛下。”

“怀县之事已结束,朝廷也对此有了定论,吃一堑长一智,臣料定廷尉府跟相关官署不会再犯,处罚之事,兹事体大,若是传出,定会引得民众惶惶,臣认为不妥。”

随着召平跟令狐范开口,殿中哄嗡一片。

与会者都是朝廷官员,都很清楚其中的利害干系。

尤其是原本就占据高位的官员,更是惶恐不安,前端时间陛下已征召不少官员回朝,眼下这些人的官职都不算太高,若是廷尉府这般大动,加上少府一些官署的大动,不少人的位置恐会被取代。

这是朝堂很多官员不想见到的。

史禄站在蒙毅身后,微不可查的扫了场中出声的官员,这些人打的什么主意他心知肚明。

他们这些从地方调回来的官员,已然成为这些功勋老臣的眼中钉。

尤其不少老臣的子嗣还没有入主朝堂,若是开了这个口,只怕日后会有越来越多原本身处地方的官员入主朝堂,这岂是他们想见到的?

虽心中如明镜。

但史禄也没有开口的想法。

他若非在岭南数年,加之监督灵渠修建有功,功劳较大,恐上次也没机会得到廷尉正的官职,眼下廷尉府拟被定罪,他身在其中,自不敢声张。

若是得罪了官署其他官员,到时反倒有些得不偿失。

他抬起头,看向扶苏,眼中流露一抹流光。

他过去虽远在岭南,但对朝廷的事有些了解,朝堂之所以有这些变化,实则都跟长公子有关,这次长公子再次对功臣发难,已然是惹怒到了功臣集团,这对长公子而言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不过他们这些得利之人,眼下并不好出声相助。

就在四周各种声音频出时,扶苏也没有继续稳坐不吭声,直接起身,朝着始皇一礼,开口道:“儿臣扶苏请奏。”

“准。”嬴政漠然道。

扶苏平静的扫过场中众人,最终神色变得冷峻。

他沉声道:“禀父皇。”

“儿臣主管这次的怀县沉船案件。”

“对其中利弊最为清楚。”

“方才不少大臣言及事已发生,当吸取教训,让今后不再犯,儿臣同样认可此建议,只是儿臣愚笨,不通晓那些道理。”

“儿臣自记事起,就熟读《为吏之道》。”

“凡为吏之道,必静洁正直,慎谨坚固,审悉无私,微密纤察,安静毋苛,审当赏罚,操邦柄,慎度量.”

“当时时任南郡郡守的‘腾’向全军发布了文告《语书》。”

“腾在这封文告中把官吏分为了‘良吏’跟‘恶吏’。”

“因而在刚熟读秦律时,便知晓了一个道理,良吏便是通晓法律令、谅解正直且能为国效力、有公正之心,能纠正自己行为的官吏。”

“恶吏则是不懂法律令、懒惰、爱搬弄是非的官吏。”

“当时天下缪以为以法家学说治国的秦国,完全不讲道德,然事实并非如此,法律与道德从来就不冲突,只是适用范围各有侧重。”

“当言法的时候言法。”

“当顾及道德的时候顾及道德。”

听到扶苏的话,杜赫等人脸色不禁一黑。

他们如何不明扶苏的言外之意。

分明是在指责他们为恶吏,而且法跟道德都混淆不清。

扶苏一脸肃然,继续道:“《商君书》中有这么一句话‘以奸民治善民’,扶苏当初愚笨,并不通晓其中道理,一直对此颇为诟病。”

“直到大半年前,扶苏再次彻读了《商君书》,同时让张苍御史对不解之处进行了指导,这才对这句话,有了切实的体会跟了解。”

一旁。

原本静坐席上的张苍,听到扶苏的话,眼睛瞪的浑圆,肥硕的身体忍不住颤抖起来,满脸恐惧。

扶苏悄咪的扫了张苍一眼,看到张苍那一脸惊惧模样,心中默默道了声歉意,然后毫不犹豫的开口道:“这句话的歧义之处在于‘奸’跟‘善’。”

“何为善?”

“《说民》中如此说道:合而覆之者,善也。”

“何为奸?”

“别而窥之者,奸也。”

“也就是合力掩盖彼此过失的人,是善民。”

“彼此疏远,互相监督的人是奸民。”

“所谓‘以奸民治善民’,说的其实是要用那些有责任感的人来监督那些互相包庇的人。”

“当年荀子入秦,曾著《强国》一文。”

“其中便写道: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kǔ),古之吏也。”

“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朝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

“荀子入秦时,对秦有如此高的评价,然短短数十年,大秦境内发生如此惨重之事端,诸大臣不想着互相监督,却只想着官官相护,这岂为天下能容?”

“任人而所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

“任人而所任不察者,同样当以其罪罪之,又岂能因是整个官署获罪,就因此豁免?这岂非枉顾律法公正?”

“朝廷不公,其失之大也。”

“扶苏不才。”

“却想当个‘奸人’!”

“儿臣认为当严惩涉事的相关官署。”

“不严惩不足以平民愤!”

“不严惩不足以抚伤痕!”

“不严惩不足以护尊严!”

“不严惩不足以儆效尤!”

“不严惩不足以树法威!”

“请父皇下令。”

扶苏恭敬的朝着始皇一礼。

全然肃然。

场中一片死静。

无一人敢在此时吭声。

扶苏的这番话太重,重到他们不能接。

也不敢接。

唯张苍脸皱成了苦瓜。

因为这里面大部分都是他讲给扶苏的。

他悔啊!

(本章完)


页面连接:http://www.amiruby.com/novel_0_bby8e/t3888ye8_2.html

笔趣阁5200 番茄小说

上一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书神小说网洋葱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