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而这也是彻底激怒了他。

最终。

他选择了抛弃儒家。

只是儒家在关东影响很深,就算是他,也不能真的将儒家连根拔起,也没有办法做到连根拔起,只能尽量的打压。

他很清楚。

嵇恒说的是真的。

嵇恒去到案前,一屁股坐了下去,继续道:“这几个月,扶苏给我借了不少的秦史,我也算勉强恶补了秦国历史。”

“秦的历史跟中原是不一样的。”

“或许是有跟戎狄杂居的影响,亦或者因为长期的积贫积弱,秦人骨子里更为务实,相较于关东盛行的唯心,秦更注重与唯物。”

“也更注重实际。”

“与此同时,也更功利。”

“两者更有好坏,也各有千秋。”

“只是就大秦而言,坚持固有的属性,或许更为合适。”

“关东跟关中文化差异,在这一百多年间,已有了很大的差距,就算是最为广泛宽泛的大一统之政,尚且阻力重重,想将秦人的务实习性让关东接受,只会更加艰难。”

“甚至就不可能做到。”

“即便大秦以武力,以强令的形式。”

“依旧做不到。”

“但大秦想要真正坐稳天下,就必须要进行文化统一,因而硬的走不通,那就只能走软的。”

“从术的角度!”

听了嵇恒的话,嬴政若有所思。

屋外风声沙沙作响,吹的枝头乱晃。

嵇恒深吸口气,缓缓道:“而这便是我让高等人编纂教材的原因。”

“他们是秦人。”

“编纂的教材一定偏向秦人。”

“而且他们一直待在深宫,接受的是最为优良的教育,所见所闻基本都是最为美好的一面,由他们来编纂,编出的东西也最容易为天下接受。”

“文治便在于此。”

“通过这些最简单最直白的东西,将秦人的文化知识灌注给关东,不过这需要时间,最开始只能用在关中,巴蜀这些秦国故地上,等到后续军中有越来越多关东民众获得爵位,在借此放开限制,开始向关东传播蔓延。”

“润物细无声。”

“教化同样是悄无声息的。”

“此外。”

“成人的思想早已固定,想改变很是困难,因而教学真正教的是七至十三岁的少年,在几年时间的潜移默化下,大秦的唯物主义,也将会真正在天下扎根,等到天下人人识字之时,大秦固有的文化,早已在天下根深蒂固。”

“大秦的文治也就彻底功成!”

“非是礼,非是儒。”

“而是法!”

嵇恒的声音在屋中闯荡。

四周却很是静谧。

嬴政眉头紧锁,思索着嵇恒的话。

嵇恒没有再说。

只是端着酒壶,一口接一口的喝着,他能说的都已说了。

思想的阵地,朝廷不去占领,就会被其他人占领,过去大秦过于注重上层,却是忽视了底层,因而底层的思想阵地,早就为贵族、豪强士人给占据,而且多为儒学把控。

秦儒相轻,秦儒相离。

两者本就势如水火,又岂会轻易屈服?

有这么源源不断的势力反对,大秦想真正坐稳天下谈何容易?

大秦靠武功扫平了天下。

接下来就要靠文治,对天下再犁一遍,给天下打下大秦的印记,唯如此,大秦才能真正的坐稳天下,也才能真正实现天下太平。

仅仅针对儒家是不够的。

若是不铲除相应的土壤,相应的文化习俗,最终被秦廷驱逐的势力,终究还会卷土重来的。

而且会更加迅猛。

良久。

嬴政看向嵇恒,淡淡点了点头,道:“这就是你之前提到过的变治道?”

嵇恒笑着点点头,道:“以法为根基,以务实为基础,彻底铲除周礼留给天下的影响,虽然不可能彻底,也定会融合一部分,但主要部分还是以秦制为主,而这无疑是大秦想见到的。”

嬴政面无表情。

他已洞悉了嵇恒的想法。

嵇恒并非只是针对小部分,而是针对的整个天下。

军功爵制只是一个引子,一个让朝廷借此插手到文化体系的引子,而且从一开始嵇恒就没有任何遮掩,将所有的矛头对准了贵族跟士人。

赐氏,下沉知识。

针对贵族士人之心根本不加遮掩。

而这的确就是嵇恒的想法,他就是想借着六国贵族跟秦廷的仇恨,将周制下的文化体系彻底给瓦解,让周制下的贵族跟士人阶层,再也不能保持过去的高傲跟高高在上。

他想通过一步步撬动贵族士人的根基,让士人贵族一点点的丧失优越。

最终沦为跟常人无异。

同时。

编书的权力在朝廷。

因而书中教导的内容,也都由朝廷控制,朝廷便可借此以识文断字的名义,将大秦的一些思想观念,借此传至天下,进而建立起大秦自己的公序良俗,摆脱周制的公序良俗对大秦的影响。

此外。

还能借此蚕食礼学在天下的影响,彻底改变底层民众的观念。

在这个途中,大一统之政,也能借此得到落实。

对大秦的利之大无以言说。

回想所有。

嬴政也在心中暗暗惊叹。

他其实根本没有想到那么深远,他本以为嵇恒是想将贵族士人给拉下来,但嵇恒显然比他想的更为深远,他不仅想把贵族士人给拖下来,还想摧毁现有的天下文化体系。

而这些方面,他根本没想过。

也实在想不到。

就算他想过去改变,但最终如何去做,从来都是毫无头绪,但今日听了嵇恒的话,他才豁然开朗,也才深刻明白,自己过去疏忽之处。

如此可怕的算计,实在令人心悸。

一时间,嬴政甚至生出了一抹庆幸,若是嵇恒出生的早一些,或许天下形势会大有改变。

这股异样情绪,并未在嬴政心中持续太久。

嬴政在脑海细想了一番,越发感觉到此举之精妙,光明正大的告诉天下人,朝廷要打压贵族跟士人,继而挑起贵族跟士人的恐慌,但赐氏也好,下沉教育也罢,真正的目的是影响底层。

但贵族跟士人是看不到的。

因为大多数的贵族跟士人只能看到眼前之利。

他们也更在乎自己的死活荣耀。

等真察觉到时,只怕关东过去的文化体系早已被肢解的差不多了,到那时就算贵族跟士人想做些什么,也根本无力回天,因为底层跟贵族是两个群体。

与此同时。

嬴政也想到了扶苏曾说过的行省制。

将朝廷的职能进一步细分。

通过将朝廷中央的职能细分,再将相应官员安排到各省,通过中央直管省的方式,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行省是朝廷的触手,这其实也算是诸侯制的变种,只是过去诸侯在封地内享有一切权利,而行省制不一样,各级官员只享有相应的职权,而且还要对朝廷做禀告,权利大为限制。

行省制下。

郡县交由行省管理。

朝廷只负责管理行省,传令也只是传给行省,虽然此举看似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了,但实则未必,因为行省是朝廷的触手,是代朝廷管理天下的,过去一个中央朝廷要管四十二个郡。

根本管不过来。

但行省制后,权力下移。

朝廷只需管几个或十来个行省,行政效率大为提升,而且行省官员,也是朝廷的耳目,用以监督天下各郡,进一步加强了对天下的控制。

某种程度而言,行省制更适合大秦。

只是嬴政同样清楚,大秦没那么多精力去折腾,大秦眼下要做的事太多,一旦真的改为行省制,就注定要多出很多官吏,其中的行政成本,就不是大秦现在能承担的。

而且这也不是大秦的当下之急。

他虽意动。

但也知量力而行。

只是嬴政现在也很是好奇,嵇恒平素是怎么想的,为何能想出这么多精妙绝伦的办法和主意?

常人能想出一个,便已算惊世之才。

而嵇恒却是层出不穷。

嬴政也不由在心中感叹,或许世上真有谪仙人吧。

不然何至于此?

沉默良久。

两人都没有言语。

最终,嬴政开口打破了宁静。

他冷声道:“你认为大秦真能做到这些?”

嵇恒沉默了。

能吗?

他也不清楚。

只是认为大秦没得选。

大秦的文化习俗跟关东不一样,一旦大秦覆灭,便会遭至关东的全面清洗,到时大秦留给世人的注定寥寥。

良久。

嵇恒才开口道:“有志者事竟成。”

“大秦同样没有选择。”

“大秦自己不做尝试,关中就会被关东蚕食,关中这些年迁移了不少六国贵族进来,两者混杂,注定会受到影响,原本的老秦人,又被安排到了天下各地,长此以往,大秦本身的文化会被逐渐蚕食殆尽。”

“一旦大秦失了本心,又岂能再坐稳天下?”

“甚至若大秦不能创建出自己的文化,等大秦日后覆灭,也注定会为儒家为首的关东势力清洗的干干净净,到时大秦留给天下的,又会有什么?除了一个空荡荡的制度架子,便再无其他。”

“战争注定是你死我活的。”

“只不过文化方面是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因而很容易为人忽视。”

“但若是真被忽视了,最终一定会悔之晚矣。”

“再则。”

“这一切注定需要很长时间,时间一旦拉的足够长,现在朝廷担忧的事情,或许到时就不会是问题,而且在我看来,一旦大秦真的开始休养,能够爆发出来的潜力,也定是无比惊人的。”

“未来的事谁说的定呢?”

“但总要人去做!”

闻言。

嬴政漠然无语。

良久,他才叹息道:“可惜,留给朕的时间不多了,若朕能提前知晓这些事,那该有多好。”

嵇恒没有开口,只是闷头喝着酒。

最终。

嬴政开口道:“你说的没错,有些事注定是要人去做的,朕若是不去做,其他人又岂能指望?”

“朕会去考虑的。”

随后。

嬴政转身朝屋外走去,只是在快要走出屋门时,他突然停下了脚步,冷漠的开口道:“朕其实并不怎么喜欢扶苏。”

说完,嬴政彻底走远。

嵇恒将目光移向门口,哪里的屋门依旧紧闭。

嵇恒轻声道:“我自是知晓,你喜欢的是胡亥,但胡亥再怎么模仿,也终究成不了你,甚至都不能担当不起大事。”

“天下之事。”

“一紧一慢,扶苏不是最合适的,但却是最不坏的。”

“如此便足够了。”

“而且”嵇恒顿了一下,笑着道:“父强子弱,君强臣弱,若非始皇你过于强势,扶苏未必会这么文弱,何况就算文弱又何况,只要能把事情做好,一切便是最好的安排。”

嵇恒轻笑一声,将空酒壶放下。

他舒展的伸了个懒腰。

夜已深了。

他打了个哈欠,看了看天色,将大厅的烛火吹熄,慢慢挪着步子回到了自己的卧室。

四周漆黑一片。

只是半夜突有风起,将挂在桑树下的棋布,吹的轰隆隆作响。

但随着夜色沉沉,棋布最终安静下来。

一切仿佛没有发生过。

万籁俱寂。

翌日。

天色大晴。

嵇恒又开始照料起自己秦椒。

远在北疆的扶苏,这段时间并未闲着,再将钱赏分发下去后,便跟士卒打成了一片,同时开始了对军旅细致入微的观察。

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他对戍边制下的士卒,已有了全新的认识。

对嵇恒提出的解决之法,也是多了几分信心。

临尘城。

胡亥在大营洋洋洒洒的高论后,便一直窝在了附院,根本不外出,只是不时让赵高去询问,钱赏分发情况。

趁着这个机会。

赵高一直试图交好军中将领。

至于同行的任敖,借着先父在军中的影响,跟不少将领叙旧,也算是重新搭上了一些交情。

只是胡亥的龟缩不出,让吕嘉有些跳了脚。

他派人足足蹲守了大半月,结果胡亥仿佛人间蒸发一般,根本就没传出任何消息,也丝毫没有出城的想法,这也是让吕嘉恨得牙痒痒,他这些天,唯一听到的消息,便是胡亥派赵高询问钱赏的分发情况。

吕嘉的跳脚,胡亥自是不知。

他前面其实本想出去显露一下威风,毕竟自己在大营说的那番话,实在是掷地有声,振聋发聩,只是还没等他出去,便收到了一份密信。

一份给胡亥吓出身冷汗的密信。

(本章完)


页面连接:http://www.amiruby.com/novel_0_bby8e/t3888y3d_2.html

笔趣阁5200 番茄小说

上一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同人小说网啃书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