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我不恨英国人,相反,我们应当反思,应当取得国际同情。”

“因为,只有非暴力不合作,才是印度的真正出路。”

这一年,是1916年,同时也是他跟尼赫鲁第一次认识时,他所说出的话。

这些话看似疯癫,又仿佛是遭到了宗教洗脑后的产物,但事实上,这是甘地的个人经验。

他了解这一切,他对此深信不疑。

1888,19岁的他前往了英国伦敦,在ucl大学攻读法律学位。

从某种意义上去看,甘地和钱德拉·鲍斯就是校友,毕竟鲍斯也是通过英国留学而得到学位,学的也同样是法律。

但是,甘地毕业后的律师生涯并不好过。

除了他个人能力之外,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要点,那就是,歧视。

英国人会歧视谁?

除了欧洲诸国,全世界的到人基本都会被他们所歧视。

按照英国人的说法,那是他们大英帝国的荣耀,这份荣耀,即使是路边街头的乞丐,也会为此而昂首挺胸。

但这份所谓的荣耀,是建立在他们对他国入侵,对他国人民的强烈压迫之下。

而甘地,就是受害者之一。

从他来英国以来,他几乎每天都会被人嘲讽。

来到伦敦之前,他被接送他的司机嘲讽为‘肮脏的人’。

在ucl学校时,他被同学和老师嘲讽为‘印度人天生愚笨’。

即使在毕业后,也依旧避免不了被他人嘲讽。

所以,当甘地毕业之后,他依旧过得很不好。

在英国本土已经彻底过不下去了,甘地便离开了英国,前往英国殖民地南非发展。

而这一决定,成为了甘地的人生转折点。

因为,他在这里,亲身体会到了‘人民的抗议运动’。

第一次接触时,甘地就被南非人民的抗英热潮所惊呆。

他为了更深入了解何为‘抗议’时,甘地决定加入他们。

由于甘地本身就是一位知识分子,虽然学的是法律,但相比较胎教水平的南非人民而言,他就是先知一样的存在。

更何况,南非这里也同样留存着大量的印度人,其人口占据比例高达百分之五。

这百分之五的南非印度人,一听到有一位学法律的印度知识分子加入了他们,便幸喜若狂地为甘地护航。

就这样,甘地不明不白地多了一大批拥趸。

凭借这些拥趸,甘地在南非这边的名声越来越大,他甚至一度被警察转入监牢,只因他带领了一群工人进行罢工。

正因为这些事迹,甘地这个名字,出现在印度境内。

同时,也被一个印度政党所知晓。

那就是,印度国民大会党,简称国大党。

当甘地从南非回到印度时,他便获得了国大党的热情招待,同时也使得甘地加入到国大党。

只不过,相对于那时候国大党的激进政策,甘地却显得沉稳许多。

他开始反思,为什么国大党会一直失败,为什么印度人民的激烈反抗,最终迎来的,只有更惨痛的失败。

甘地并没读过多少政治上的书籍,无论是马克思的、恩格斯的、还是弗拉基米尔的,他都不曾读过。

身为从ucl大学毕业出来的知识分子,甘地不可能不知道这些书。

但是,他没有去读,因为他觉得这些书没用。

至少对于印度而言,没用。

既然这些书没用,那么,他要从什么地方开始去反思?

很快,他找到了方向。

宗教。

甘地并不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宗教虔诚者。

相对于印度教的苦行僧、穆斯林的斋节,基督教的祈祷,甘地就显得从容许多。

为了向国大党证明自己,甘地用了三四年时间,融入到印度的基层百姓里面进行考察。

按理说,他应该要看到基层的贫困和地主阶级的压迫。

再不济,也应当发现印度人缺乏团结,各地区的矛盾异常激烈。

可是,甘地没有看到。

又或者说,他看到了,但假装没看到。

因为,当他重新回到国大党时,他提出了那一句口号。

“非暴力不合作。”

所有人都以为他疯了,甘地却以极其亲和的方式,融合了各方教派的精髓和思想。

这些教派分别是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基督教,以此来融合,最终诞生了‘非暴力不合作’。

他向国大党的精英们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理论。

“非暴力不合作,首先需要表现的,正是;非暴力’这一点上。”

“真理是神,非暴力则是追求真理、即认识神的手段,而这,则是强者的手段。”

“我在这三四年时间里面,看到很多宗教的纷争,印度教与穆斯林、基督教和耆那教,甚至是印度教内部的纷争。”

“我们无法让所有教派统一在一起,但是,我们可以真理,成为各个宗教的‘神’。”

“将‘真理是神’的观点,归纳为‘众神归一’,视作为‘神,降下来的考验’。”

这些话说完后,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就连国大党的温和派也对此嗤之以鼻。

但是……甘地却扬起了嘴角。

“这……是表面的话。”

“接下来,才是‘非暴力不合作’的真正理由。”

“而这个理由,将会与你们这些精英阶层的利益,息息相关。”

当他说出这番话时,政党新人的尼赫鲁被其深深吸引。

在场的人,甚至还有钱德拉·鲍斯和穆罕默德·阿里·真纳。

只不过,此时的甘地与他们并无太多交集,他只是将自己的这套理论,浅浅地说了一番。

“诸位,你们认为,现在的印度人民,如何了?”

这番质问,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面面相觑。

最终,甘地接过了话题,直接回答了自己的问题。

“现在的印度人民,都麻木了。”

“他们已经甘愿接受英国人的统治,甘愿接受被英国殖民政府的武装剥夺。”

“我们既然要宣传已经麻木的群众,组织呆滞的群众,吸引无知群众,非暴力不合作便是最好的选择。”

“因为,这是一种会议民主制度,是能被富于统治经验的殖民者所能接受。”


页面连接:http://www.amiruby.com/novel_0_3dytw/td3pebtt.html

笔趣阁5200 番茄小说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笔趣小说趣小说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